出版是记录历史、传承文明的特殊行业,其内容和灵魂是文化。坚守出版的文化精神,是出版的本质要求,也是出版人历史使命之所在。古人从事出版活动,大多追求“书于竹帛、镂于金石,传遗后世子孙”。有良知的出版人无不重视图书的文化积累传承价值,重视文化的社会效益。明朝万历年间,在外地为官多年的邹学圣回到故乡闽西后,以雕版印刷古籍。因校核精细,内容讹误较少,装帧考究,纸张质量又好,深受读者欢迎,“垄断江南,行销全国”,后被称为四堡坊刻本。清代学者阮元,为官之余,潜心从事经学教育与刻书出版,他组织编刻的《皇清经解》《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等大量图书,重视质量,文字校勘水平高,刻印技术精,风行士林。
2015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反映了中央和社会对于出版企业的要求。意见提出了对出版企业社会效益的具体要求,制定出可量化、可核查的社会效益考核标准,明确社会效益考核权重应占50%以上,并体现到有关政治导向、文化创作生产和服务、受众反应、社会影响、内部制度和队伍建设等具体指标中。改制后的出版企业要贯彻落实意见精神,作为出版事业单位更要走在前列。
当代中国出版人要继承先贤的出版品位与文化追求,勇敢地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社会责任,坚持并引领正确的出版导向,多出学术文化精品,尊重并引导读者的阅读兴趣,传承好工匠精神。
坚持正确出版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48字”开头8个字就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体现了对于导向的重视。总书记告诫我们,要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
出版单位的社会责任体现在编辑出版发行等所有工作中,都要始终坚持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绝不发表同党中央不一致的声音,绝不为错误思想提供传播渠道。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强大正能量。
多出学术文化精品
近年来,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繁荣发展,高品质原创性成果不少,但也存在低水平学术研究重复的现象,而且越来越令人担忧。随着出版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竞争日趋激烈,出版物品种数量也大幅飙升,与之相应,出版业也出现了急功近利、降低出版门槛,从而导致学术著作质量欠佳,整体水平不高的情况。有些出版社甚至提出“编校合一”,为节约成本而削减校对力量,出版物质量有所滑坡。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想起人民出版社重建后首任社长胡绳多次讲过的话:“一个国家的出版要有门槛,如果我们把门槛放低,学术风气就会变坏。”质量是出版物的生命线,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宁可少些,也要好些。质量就是不放过每一个差错,这些有关质量的理念值得我们深思。为此,人民社坚持“精品立社”“精品强社”的发展理念,承蒙各界厚爱,连续多年被权威机构评为最受读者喜爱的出版社。根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人民社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排名全国第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等6个领域,人民社图书引用率均位居国内第一。但是,要完全实现“精品强社”理念,我们还要继续努力,还要付出很多很多,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引导读者阅读兴趣
当前的读者需求越来越多样,思想观念越来越多元,阅读习惯和方式快速转变,传播形式和载体不断革新,不同读者具有不同的信息需求和接受能力。一首歌曲难以唱遍天下,一种味道难以调和众口。这就要求出版社必须把握读者的阅读兴趣,适应读者的需求,精准定位、突出特色,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全方位、多层次、有针对性的内容生产格局,选择最合适的作者和出版形式,加上编辑的智慧,生产出读者真正爱看又愿意购买的出版物。努力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
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出版物要让普通读者喜爱,还必须创新表现形式,不能板着面孔说教,而要坚持融合创新,利用“互联网+”技术,更好地传播主流声音。在利用新技术、新形式方面,人民社尝试了一些探索。以前出版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读者读起来比较吃力。从2016年开始,人民社创新表现形式,推出视频书,利用多媒体技术,在传统的纸质书内嵌入二维码,读者借助手机扫描二维码便可以通过手机听看相关音视频内容。李克强总理曾专门致信人民社,肯定了这一创新。受此启发,今年全国两会发给代表委员的报告上,也附加有二维码,便于代表委员阅读审议文件。
继续传承工匠精神
出版是与文字打交道的职业,古人一向敬畏文字。即便到了今天,许多偏远地区,还保留有敬惜字纸的习俗。出版单位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传承工匠精神,以敬畏之心对待出版,坚守出版的质量“门槛”,努力挑出书稿中所有的差错,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都要斟酌再三,绝不放过任何差错,力争出版之后不留下任何遗憾。近年来,我国每年出版新书20多万种,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批评的那样“有高原、缺高峰”,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若从出版环节来看,个别出版单位社会责任意识不强,对从业人员教育培训不力,以致员工业务素质不高,学养不足,判断不出所编图书学术质量的高下,提不出高水准的修改意见,毫无工匠精神,职业道德滑坡,甚至有人将出版等同于挣钱吃饭的差事,这些人生产出来的东西,当然只能是垃圾了。
社会责任是出版社必须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也是全社会对出版社的期望和要求所在。出版社社会责任承担得好,有利于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也为出版社参与国际交流合作提供更多可能。反之,对于未承担社会责任的出版单位,有关主管部门要按照两办《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加大处罚力度,确保社会效益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