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十条”发布,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真正的大考刚刚开始。2022年,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直面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对于广大的市场主体来说,尤其考验韧性,他们要应对的不只是个体的生存生活,还有一大群人乃至一个行业的永续发展。我们从不缺乏穿越周期、向上而行的信心和勇气,对于企业来说,“社会责任”就是他们面向未来的“锚点”。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扎根于不同领域的企业和企业家们逐风踏浪向前。2022年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论坛以“致信心:责任驱动未来”为主题,携手政产学研各方,进行了一系列的访谈和视频分享。十三届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副主席郭军高度评价了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十八年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担当与坚持,也指出当下企业生存发展的艰难困境。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形势之下,企业应如何迎接挑战?郭军给出的答案是“信心与担当”。信心来自信念和眼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开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和五大特征决定,企业可以近距离地拥抱超大规模的多元消费市场,多维度地选择高性价比的劳动力资源,极便捷地融入十分完整的全球化产业链,全方位地享用便捷高效的优质基础设施,更有一带一路搭建的广阔天地。高质量发展本身就开辟了更多的新市场,有信心的企业早已行动起来。引人注目的卡塔尔世界杯上,卢赛尔主球场、新能源大巴车、太阳能发电站、各类义乌商品等,大量中国企业和中国元素走进了世界杯,走向了全世界。助力扩大中国影响力,也是中国企业的时代担当。信心还来自信息和责任能力。郭军表示,企业管理者对世界的、中国的发展大势和优劣要了解,各国各地、各行各业的发展状况和规则要知晓,市场的、科技的发展情况和新机要了然,在此基础上要有分析研判能力和正确的责任决策能力。就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有成本的增加,不能开空头支票,但也并非都要捐款。企业困难时少减薪少裁员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企业均有对责任的考量空间。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正面、促进的作用,不仅事关企业的美誉度、诚信力,更是企业面对复杂环境的利器,这也是社会进步、企业发展的大趋势。可以说,在高质量发展的语境下,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活不好”、“不好活”。郭军强调,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回顾过去,我们看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从自发到自觉,从功利到共益的深刻变化。憧憬未来,关注国家、民族命运,关心经社、环保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才能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