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社会企业要认证,到底难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06-17

6月11-12日,中国社会企业与社会投资论坛2017年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届年会共设8场分论坛,其中“中国社会企业认证之路”分论坛由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承办。

社会企业认证是一个在国内很重要但又很有争议的话题:要不要认证社会企业?认证应该缓行还是疾行?如何认证社会企业?谁来认证?难点是什么?专家各抒己见。

主旨发言 1

“我们组织了一个跨学科、跨学校的社会企业研究网络。”

——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任 袁瑞军

社会企业要认证,到底难在哪里?

我们组织了一个跨学科、跨学校的社会企业研究网络去年的7月5号我们的研究团队开始启动了一个社会企业研究项目,核心参与团队的研究伙伴一共有35人,其中差不多1/3是老师,1/3是硕士生、博士生,也有高年级优秀的本科生。

正在进行社会企业的理论研究、国际研究、中国研究,基本上是一个全景式描述了全世界目前社会企业及其认证发展现状,目前项目团队的成果是4万余字的《社会企业一本通》。在《社会企业一本通》里,有一些大家可以重点参考的,第19页是国际社会企业认证及各个国家发布的法律情况,第20页是目前世界上社会企业认证的三种类型,包括政府认证,社会认证和政府和社会合作认证,以及各个亚类。

对中国的社会企业我们正在进行一些社会企业利益相关方调查,希望能更深更广泛地了解大家的意见。

主旨发言 2

“社会企业就是用社会企业家精神的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同时社会目标不会轻易漂移。”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赵萌

社会企业要认证,到底难在哪里?

目前国际和国内上认为社企认证有两种思路:

第一种思路,是二元分析的思路,判定社会企业主要是根据一个组织的社会属性和商业属性之间的关系。我们常说,社会企业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这是这个思路核心的体现,但是实际上有很大的内在局限性。

第二种思路,是社会创新,用符合企业家精神的方式来创新性的、可持续性的解决社会问题。我们倾向于采用后一种思路,社会企业就是用符合企业家精神的手段解决社会问题,但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同时社会目标不会轻易产生漂移。

更完整的定义,实际上就是基于框架提出的4个判定标准和2个区分性标准,判定性标准用于判定是不是社会企业,区分性标准用于说明社会企业的发展程度。判定性标准为:社企以解决社会问题为首要组织目标,社会变革的机会识别能力,创新性解决社会问题,社会目标的稳健性;区分性标准为:法人注册身份和收入来源。

根据4个判定性标准和2个区分标准,团队将社会企业主要分为公益型社会企业与市场型社会企业。如果一个企业是非营利性质的,能够创新性的、持续的、大规模的解决社会问题,且主要依赖外部资助、捐赠,或者是政府的资助,那么这类组织为公益型的社会组织。

市场型的社会企业主要细分为公益创收型、社会目的公司类、社会事业类。社会事业类主要指那些以解决社会问题为首要目标,100%的收入来自市场,且绝不分红的组织。

两位嘉宾发言之后,接下来是圆桌对话环节,袁瑞军老师担任主持人。5位嘉宾分别是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老师、美国宾大郭超教授、人大商学院赵萌副教授、AHA社会创新学院创始人顾远老师和北京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主任李涛。让我们看,关于社企认证,这些专家学者们都怎么说?

圆桌对话

社会企业要认证,到底难在哪里?

Q

可以说说你与社会企业的缘分吗?

徐永光十年前碰到了厦门五齐学校的创办人张芳的项目,当时他已经在厦门开了40个教学点,但他接受了国内一些专家的建议宣布自己是慈善公益机构,却马上陷入了常年亏损的境地。好好一个社会企业,说你是非营利的,不能分配利润,一下把它毁掉了。这是我转向社会企业很重要的机缘巧合。

郭超:社会企业这个概念最早是80年代初的时候由非营利研究的学者提出的,后来在90年代初开始被业界,学术界其他的领袖把它发扬光大,我跟社会企业开始的缘份是2007年,我在乔治亚大学任教的时候,在美国比较早开设这门课程,我对这个概念非常有兴趣,所以我就发生了社会目标的漂移,我对这个课程比较感兴趣。

远:大概2006年、2007年最早接触社会企业的概念。彼得德鲁克早期的著作里就提到了社会企业、社会创新的概念,我对这些很感兴趣。后来拜访了很多社会企业,并且在国内我也有意识在主动推动我心目中的社会企业。

李涛:99年,我带了一批打工者和志愿者去香港寻求解决之道,在香港发现很多劳工合作社还有二手店,但那时候没有人告诉我那叫社会企业。而社会企业概念最早接触应该是在英国文化发展处举办的社会企业培训。

赵萌在国外读书时,2005年底,学校当时成立一个Sikeer社会研究中心,也是英国最早关注社会企业的一批人。所以开始跟老师接触社会企业,后面因为继续读博慢慢研究,就聚焦在这个领域。

社会企业要认证,到底难在哪里?

Q

摩拜单车是社会企业吗?

徐永光社会企业首先要有三个底线:社会目标、环境目标和财务可持续目标,如果认同这三个底线,摩拜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社会企业,摩拜单车私人投资进入了公共交通的公共领域。

郭超摩拜单车没有解决社会企业需要解决市场失灵或者是政府失灵的问题,因此它不是社会企业。

顾远社会企业的定义就是用商业的手段解决社会问题。摩拜是好端端的商业企业,既没有必要,也不应该被归到社会企业的类型里面来。如果我们把它泛化了,任何的东西都当成社会问题的话,泛化这个概念,社会企业这个词其实就不太有意义了。

李涛摩拜是一个企业。若干年后,希望摩拜真的盈利了,多给公益领域捐点钱,多履行一下企业社会责任。

赵萌:我不知道。摩拜是这个行业的撬动者之一,在很多其他的竞争者进入之前,对他来讲,商业领域和政府领域是相对空白的地方。但是发展到现在,它如果能够告诉我,很清楚它的社会目标是什么,如何去测量它,是不是它能够处于双重失灵的领域,以及它相应的保障措施是什么,我就会了解得更多一点。

Q

中国社会企业认证的突破口在哪里?

徐永光:关于认证,我之前是反对的,现在观点有所转变。但我反对一个标准,要多元认证、多元标准才有助于中国社会企业发展。

顾远:首先应该搞清楚两个方面的问题:为什么要认证,由谁认证。中国多数企业想去获得社会企业的头衔是为了获得不同的资源获利,带有投机的性质。国外更多的强调自我约束,自我价值声张,自我身份认同。我主张自下而上的认证,这样才能真正推动行业发展。

李涛:两个视角,一是利益相关方,谁在关心社会企业发展;二是谁在影响社会企业发展。当前最紧迫的是,我们特别需要有一个兼顾公共立场,站在公共立场的角度上,能够兼顾市场和社会双方利益的一个中立的第三方,这个第三方应该是非常多元的。

郭超:在一个领域发展的早期阶段,建立一个标准,其实不是为了固化它,这个标准是可以改变的,也是可以学习的,我觉得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引导大家,跟大家一起,把这个社群建立得更好。认证标准的的两个难题:公信力和中国元素,还需要进一步的讨论。

赵萌:大学的功能,就是要做理论上的研究、分析,然后提供一个有比较大的公约数的东西,不提供任何具体的认证标准。认证标准,必须要有共识,其次是公信力,最后是约束机制,用以保障和维护整体的共识。

社会企业要认证,到底难在哪里?

精彩的圆桌讨论之后,最后环节是由社创星社会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理事长夏璇先生介绍他们即将发起的第三轮中国社会企业认证,让我们来了解社企认证最新进展吧!

夏璇:今年的认证,我们基于北大团队的研究成果做一些落地的调整,将于6月21号,在深圳和国际公益学院正式发布慈展会社会企业认证的方案和指标。

今年认证的目标是100家社会企业,同时希望能够给认证出的社会企业提供社群空间、传播、能力建设、梳理法律结构等支持。

希望社会企业和准社会企业积极参与,共同推动中国的社会企业认证工作扎实落地。

社会企业要认证,到底难在哪里?

摄影|张诗琦 郝悟楠

本文整理自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供稿及该分论坛速记稿,其中有部分删改。

那么,了这些嘉宾们的讨论,你对社企认证有没有进一步的了解?

来源: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