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资委办公厅发布《关于转发<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编制研究>的通知》(简称《通知》),助力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环境、社会、治理)专项报告编制工作。该文件是为落实2022年国资委发布的《提高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要求,中央企业探索建立健全ESG体系,力争到2023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披露“全覆盖”。截至记者发稿,《通知》已经下发至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国企,在推动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发布高质量ESG报告的同时,受到投资者广泛关注,社会反响热烈。
ESG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共识,ESG信息披露是其体系搭建的重要环节。近些年,全球相关国际组织、发达国家的政府部门、全球主要交易所纷纷出台了ESG披露准则和标准法案,要求上市公司强制披露ESG相关信息已成为大势所趋。我国积极践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持续深化ESG领域合作和研究,但目前尚未发布强制性ESG信息披露要求和规范性框架,国家层面ESG信息披露标准和管理文件的缺失,系统有效的信息监督机制缺位,不利于上市公司提升ESG信息披露水平,影响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中央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主动发布ESG专项报告,推动我国ESG信息披露水平再上新台阶。2022年5月,国务院国资委发文要求更多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ESG专项报告,从近期动态看,更多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将社会责任报告等相关专项报告升级为专门的ESG报告。截至目前,153户央企境内上市公司编制并发布了专门的2022年度ESG报告,占比41.58%,较上年占比提升了28.87个百分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工作走在国内前列,有能力成为中国ESG建设的引领者。此时发布《通知》,将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编制ESG专项报告提供参考,有利于其高质量完成“全覆盖”的工作要求,充分利用市场定价功能引导资本服务实体经济。
据悉,《通知》的目的是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编制ESG报告提供建议与参考,提升有关专项报告编制质量,为此提供了三个核心附件。
一是《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编制研究课题相关情况报告》作为总纲,介绍了课题研究背景、过程、成果、特点及预评估等内容。特别强调,ESG指标选定,既对标了国际通用标准,如GRI(全球报告倡议组织)、TCFD(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SDGs(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从理念上与ISSB(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新标准保持一致,又充分结合了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要求,设置了“创新发展”“产业转型”“乡村振兴与区域协同发展”等本土化指标,引导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从编制ESG专项报告的角度,聚焦“两个途径”、发挥“三个作用”,突出表外资产、长期价值的数据管理,强化效益效率、创新驱动、产业优化升级、服务大局等方面社会价值创造。
二是《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参考指标体系》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最基础的指标参考。从环境、社会、治理三大维度,构建了14个一级指标、45个二级指标、132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全面涵盖环境、社会、治理三大领域所有重点主题,以定量或定性指标的形式将具体管理与实践层层拆解,并提供指标讲解说明,为企业理解指标内涵,开展收集与计算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路径。同时,通过设定“基础披露”与“建议披露”两个披露等级,增强了操作性,具备较好的兼容性。“基础披露”指标是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需包含的基本ESG指标,均来自于中国证监会、生态环境部、各大交易所等相关部门政策文件及多项国家标准中有关ESG的要求,“建议披露”指标为自愿报告的ESG指标,主要吸收了GRI(全球报告倡议组织)、TCFD(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SDGs(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等国际通用标准对ESG的要求,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循序渐进深化ESG管理提供了灵活度。
三是《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参考模板》提供了ESG专项报告的最基础格式参考。既界定了ESG专项报告的基本内容,标准化设定ESG专项报告框架,便于监管机构、投资者、社会公众等主体的查阅,又明确反映了ESG专项报告编制的主要环节和基本流程,便于报告编制机构搜集和整理ESG信息、第三方专业机构审验报告以及发布传播ESG报告。也就是说,由10个一级标题,26个二级标题以及2个参考索引表组成的参考模板,将有效规范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编制内容和流程,同时鼓励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在自身可靠性承诺的基础上,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对ESG专项报告进行验证、评价,并且出具评价报告,保障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的信息真实性与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