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国ESG泡沫化与荒漠化并存,企业应该怎么做?

发布时间:2023-08-15

近年来,以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为代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正加速成为企业的必答题,也成为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风向标。“但现在的企业基本上都被眼前的压力所困。”近日,在南方周末主办的第二届ESG发展论坛上,南方周末CSR研究中心主任孙孝文直指企业开展ESG 工作遇到的困境。

据孙孝文介绍,ESG及其投资,着眼于长期价值。目前,很多企业特别急于给自己贴上一个ESG良好企业的标签,但急于贴上的标签,会让很多其他相关方觉得越来越难相信企业的这些做法,这又成为眼下企业开展ESG工作的压力来源。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现在ESG的发展呈现泡沫化与荒漠化并存的趋势。”孙孝文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应该怎么做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所谓泡沫化,主要是指ESG相关的标准、ESG金融产品、ESG政策等越来越多,即ESG快速发展背后,存在着一些隐忧。

以ESG金融产品为例,中国是全球首个拥有较为完善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国家,2016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印发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对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构建做出了纲领性设计。目前,我国已有的金融产品包括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与PPP等产品。

ESG政策方面,近年来,我国相关的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绿色投资等专项政策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标准化工作持续推进,地方绿色金融体系逐步构建,同时,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也是我国绿色金融政策“组合拳”的重要内容。

相较于国际市场,我国的ESG工作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比较迅速。从绿色基金这一金融产品的发展速度也可略窥一二。据中国责任投资论坛统计,我国泛ESG主题投资公募基金的规模由2013年的294.4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5974.98亿元,扩张近20倍。

因此,有人担心ESG在中国发展太迅速,出现泡沫化发展趋势。而这种泡沫化在人才市场上的表现较为明出发点未能站在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之上的ESG信息披露成为自我表彰环保成果的“环境报告”显,今年上半年,有媒体报道,我国ESG人才的月薪已被炒到了15万元。

“从企业的角度看,ESG不光是泡沫化,把泡沫扒开之后,我们看到的其实是荒漠化。”孙孝文指出。

据介绍,目前,对于企业来说,做ESG工作及开展ESG工作时需要的工具、手册、标准、指南等等,这些都是非常缺乏的。发布ESG报告的很多企业,其ESG工作的出发点未能站在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之上进行开展,ESG信息披露往往成为自我表彰环保成果的“环境报告”。

国内A股近5000家上市公司中,仅有1500家企业编发了ESG报告。由于缺乏相应的工具、手册、标准、指南,不少企业发布的ESG报告质量参差不齐。有业内人士指出,“赶鸭子上架”似的做ESG信息披露,很大程度上是在交易所以及其他不可抗力下的“交作业”。因此,ESG在国内发展又呈现出荒漠化的一面。

从ESG相关标准来看,目前,我国企业做ESG工作的时候,可参考的标准较为丰富,包括中国的标准、国外的标准、联合国的标准、欧美的标准等。

问题是,这些标准差别非常大,企业难以选择应该用哪个标准。而且,有业内人士认为,近两年,国内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团体标准、数据标准大多是为了市场与认知而推出的噱头,形式要远大于内容。

“很多标准制定机构编制完标准并发布后,他们的工作好像就结束了。之后企业如何使用标准,如何用标准去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还需要相关的指导和细则,但我们在这一部分是缺乏的,导致企业无所适从。”孙孝文因此指出,目前,ESG标准林立只是一个表面的现象,企业无所适从更主要的原因是,有了标准,但是好用的标准或者给企业能带来实际改进的标准还是太少了。

一边是ESG标准林立,相关政策也鼓励企业开展ESG 工作,一边是企业不知怎么做以及怎么做得好,部分企业为了自身形象及获得绿色金融的青睐,甚至将ESG报告作为可以随便“装扮”的面子工程,在编制ESG报告时,说得多做得少甚至言行不一,肆意夸大自身的优势,尤其会夸大自身的环保行为。

据南方周末发布的2022年“中国漂绿榜”显示,2022年,我国9家上榜企业,涵盖乘用车、食品、化学制药、养殖、建筑和服装等各行各业,其中有7家身负环保罚单。

“漂绿”现象在绿色金融领域也时有出现。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高级学术顾问、教授施懿宸指出,目前,ESG投资基金“漂绿”现象严峻,高质量ESG投资产品与伪ESG产品鱼龙混杂,已经使投资者投资积极性逐步减退。

对于“漂绿”的企业来说,从“漂”转为真正的行动,不仅需要ESG报告编制、监管、立法等相关体系加快建立和进一步完善,也需要企业从小事做起,全盘规划,真正做到能够让ESG工作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而非只把ESG报告作为企业形象进行展示。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转发〈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编制研究〉的通知》(以下简称《编制研究》)提出,上市公司要做好ESG专项报告编制工作,鼓励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在自身可靠性承诺的基础上,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对ESG专项报告进行验证、评价,并且出具评价报告,以增强所披露ESG信息的可信度。

《编制研究》对央企上市公司选择对标的ESG标准做了说明。既一方面要对标国际通用标准,如GRI(全球报告倡议组织)、TCFD(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SDGs(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从理念上与ISSB(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新标准保持一致;另一方面,也要充分结合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要求,设置了“创新发展”“产业转型”“乡村振兴与区域协同发展”等指标。

由于国内外目前还没有一套统一、权威的ESG信披标准,《编制研究》对其他企业的ESG报告编制工作是有一个很好的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对大部分企业来说,当下开展ESG工作,除了要把ESG纳入经营、管理战略、做好信息披露之外,还有很多具有可行性的事可以做。

“首先,写好一份ESG报告,按照选定的标准中的指标逐一对标,把公司一些ESG实践尽可能写到报告中,这仅是一个基本操作。”孙孝文建议,企业要深刻理解这些指标背后的含义。因为标准只是让披露数据,为什么披露这个数据,这个数据和公司可持续发展到底有什么关系,这些数据背后的故事和含义需要进一步挖掘。

其次,建议企业找一位首席可持续发展官。“以我们今年的调研为例,我们调研的社会责任榜单中,300强榜单中有62%的企业都建立了ESG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委员会,这个比例非常高,但我们觉得光建立组织还没有形成一个管理闭环。目前,很多企业ESG工作是由董事会负责,建议一定要找到一个负责人,然后把企业ESG和董事会管理层的薪酬挂钩,进一步完善ESG 工作的问责机制。”孙孝文说。

此外,企业需要培育ESG共识。有些企业已经开始开展ESG文化周、ESG专题培训、ESG的知识科普等。除了这些培训之外,还要提升培训的层级,要对董事会成员、管理层进行ESG培训。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在重视ESG,但企业也应该有超出合规之上的追求。”孙孝文指出,企业对于ESG规范、标准和指南的依赖是必要条件,但是不是充分条件,企业只有超越这种追求,有更高的追求或者有更好的做法,能提出一些创新性的建设方案,中国的ESG才能真正地走出中国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