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塑造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优势

发布时间:2024-04-03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其中的佼佼者,代表着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方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作为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推动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之路,更好发挥其在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能够有效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民营经济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优势的中小企业。其中,专业化要求中小企业聚焦核心业务,在提供核心零部件、关键元器件、配套产品和服务方面进行专业化生产运营,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精细化要求中小企业在生产和运营过程中精耕细作,提高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加强公司治理,提升产品、服务品质和品牌美誉度,在细分市场形成优势地位。特色化要求引导中小企业在工艺、技术、配方或原料方面采用“独门绝技”,利用特色资源,培育特色经营模式,提供具有较高市场识别度的产品和服务。新颖化要求中小企业在技术、管理、业务模式方面大胆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让创新成果持续涌现。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一大批企业脱颖而出。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2.4万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万家,企业创新发展活力充分涌现。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大部分中小企业技术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生产运营和公司治理水平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尚存在差距。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深耕专业、探索创新、精益求精,能够进一步增强创新活力和经济内生动力,对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

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一是有助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大多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具备较强核心技术优势、深厚的供应链基础和较高市场份额。围绕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元器件和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主导产品,有助于打通产业链堵点卡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二是有利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大多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领域,往往走在数字化转型、绿色化发展前沿,拥有由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能力,有助于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向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高端攀升。三是服务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不仅可以提供关键元器件等配套供应,参与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作,融入大企业供应链生态,而且拥有专利技术、商标品牌等知识产权作为核心资产,可以在各自细分领域展现出竞争优势,有助于培育一批具备较强创新引领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中小企业聚焦主业、强化创新、塑造发展优势,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以完善支持保障体系推动企业数量增多和质量提升。

持续优化培育工作。健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深入实施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携手行动”,推动各地开展“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为大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配套、市场开拓等方面深入合作搭建平台。继续培育一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着力发挥集群在资源对接、要素整合、协同创新、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全要素的资源保障体系、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管理体系,在科技创新、产融合作、企业服务、数字化转型、国际合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聚焦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过程面临的融资支持、税收优惠、准入门槛、产权保护、人才培养等方面需求,构建精准高效、协同配套的财税、金融、竞争等政策举措,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和政策环境。大力培育科学研究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引导建立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激发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活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营造公平竞争、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在准入环节持续放宽市场准入,在准营环节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引导和鼓励中小企业走精耕细作之路,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围绕细分领域和市场,坚持专精特新发展,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提高自有品牌价值、打造全球竞争优势。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