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4日,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碳中和行动与企业ESG创新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会上,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智库秘书长、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院院长助理、可持续发展部部长、ESG首席专家邵晓鸥作《中国上市公司ESG研究报告(2024)》发布,为行业带来了前瞻性的见解与实操建议。
ESG研究五大发现
研究发现1:政策催化,ESG战略布局呈全球加速态势
自2022年起,中国监管机构加大了ESG信息披露要求,沪深北三大交易所联合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超过2,110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同比增长16%。国际上,欧盟通过《可持续金融信息披露条例》(SFDR)和《欧洲可持续报告标准》,美国通过气候投资法案,亚太地区如新加坡和日本也加强了ESG投资监管。金融机构在ESG投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需要在投资决策中考虑ESG因素,还需要加强自身的ESG信息披露。
研究发现2:质效并进,ESG信息披露步入高质量发展
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更加及时、深入。企业深入分析ESG因素对企业运营的影响,提供更多量化指标。更加注重遵循统一的标准和框架,如GRI、SASB等,提高报告的规范性和一致性。ESG报告内容更加全面,涵盖环境、社会、治理、供应链管理等多领域。能源与资源行业面临的转型升级压力日益增强,需提供详细的ESG量化信息,展示其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绿色能源转型方面的努力。
研究发现3:均衡发展,各行业积极全面推进ESG实践
尽管行业间得分存在差异,但整体呈现均衡发展趋势。多数行业ESG得分上升,反映了企业对监管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制造业企业在ESG实践中,尤其是在供应链管理和环境保护实践中,正逐步提升其管理水平,通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措施,积极响应ESG要求,提升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研究发现4:正向反馈,ESG评级与市场表现相辅相成
中国上市公司ESG评级与市场表现存在显著关联,高评级公司表现出较低股价波动性,吸引长期投资者。良好的ESG实践可以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声誉,增强抗风险能力。
研究发现5:热度走高,ESG投资参与和规模双重增长
全球签署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PRI)的机构达5310家。中国签署PRI的机构从2017年的2家增至2023年的近140家,包括25家大型公募基金公司。ESG基金的业绩表现和数量规模显著增长,泛ESG主题基金市场份额扩大。
ESG研究五大趋势
趋势1:ESG信披从“自愿性报告”转向“强制性标准”
随着中国证监会及交易所出台多项政策,ESG信息披露正从自愿性转向强制性与标准化。企业需按新标准披露环境、社会及治理信息,如温室气体排放量、水资源使用等关键指标,提升透明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制造业企业在环境维度的披露上存在较大挑战,尤其是节能减排的量化披露。对制造业企业加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设、提高数据收集和报告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趋势2:ESG实践从“本土特色”转向“全球共鸣”
随着中国上市公司“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企业在海外扩张时需兼顾当地法规与国际标准,通过跨文化管理和本地化策略应对地缘政治风险。中国上市公司的ESG实践正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国际形象和竞争力,也是响应全球可持续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趋势3:ESG管理从“基础遵循”转向“数字整合”
ESG管理不再仅仅是遵循法规的要求,而被视作推动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战略。借助数字化转型,如物联网(I0T)、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和人工智能(AI),企业可以实时监控和优化ESG绩效,提高管理效率,并通过数字化促进企业文化变革。
趋势4:ESG评级从“单一标准”转向“多元透明”
ESG评级系统正从单一标准向着更透明、多元的方向发展。评级机构通过公开其评级方法、数据来源和评分逻辑,增加了评级过程的透明度,使得投资者可以更清楚地理解评级结果的基础,从而作出更加明智的投资决定。
趋势5:ESG投资从“边缘选项”转向“主流策略”
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促进了ESG投资理念的普及,使得企业更加重视将ESG因素融入其核心业务和投资决策之中,以此来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ESG投资的主流化是大势所趋,企业需要积极响应政策要求,将ESG理念融入到企业战略和日常运营中,以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中国上市公司在ESG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将进一步深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也将不断加快。我们期待更多企业加入到碳中和与ESG创新的行列,共同塑造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