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上午,河北省食药监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5年第一季度全省食品药品案件查处和投诉举报状况。报告指出,今年一季度,我省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稳定,生产经营秩序总体规范,主要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较高水平,全省未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春节期间全省食品药品安全形势平稳。会上还通报了10起食药典型案件。
食药抽检合格率均超92% 购买还需选择正规渠道
食品方面,综合各部门监督抽检情况,一季度,全省食用农产品、加工食品、进出口食品、食品相关产品总体合格率均达到92%以上。其中,实物质量合格2080批次,实物质量合格率为97.4%。食用植物油、调味品、特殊膳食食品、蛋及蛋制品等7大类食品实物质量合格率100%。实物质量不合格56批次,涉及12大类。包括酒类产品16批次,粉丝粉条9批次,酱腌菜5批次,糕点、饼干7批次,水产及水产制品5批次,膨化食品、炒货、非发酵性豆制品各3批次,肉制品2批次,饮料、乳制品、蜜饯各1批次。主要不合格项目为食品品质指标、食品添加剂、重金属、微生物等。
药品方面,一季度,全省共完成药品监督抽验1043批,检验合格1002批,合格率96.1%。药品监督抽验涉及482家被抽样单位,其中,药品生产企业24家,抽验167批,不符合标准规定14批,合格率为91.6%;药品经营企业264家,抽验500批,不符合标准规定17批,合格率为96.6%;药品使用单位190家,抽验354批,不符合标准规定10批,合格率为97.2%;医疗机构制剂配制机构4家,抽验制剂22批,未检出不符合标准规定产品,合格率为100%。从抽验结果看,药品制剂合格率高于中药饮片,省、市级生产、批发和使用单位的合格率高于县级以下单位的合格率。药品制剂中主要不合格品种为中成药,主要不合格项目是性状、装量等项目。中药材、中药饮片的主要不合格项目是性状、水分等项目。
对此,省食药监局提醒消费者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选择正规商家、药店和医疗机构,不要轻信广告宣传,发现假冒伪劣产品请及时拨打12331进行举报。
一季度食药投诉举报近万起 10起典型案件被曝光
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讯告诉记者,一季度,全省共接群众投诉举报9291件,立案查处各类食品药品违法违规案件1450起,移送司法机关案件11件,捣毁制假窝点5个,除食品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消费环节外,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和化妆品主要问题均集中在流通环节,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
被曝光的10起典型案件如下:
(一)食品、保健食品方面
1.保定市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案。保定市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辣椒粉被检出禁止添加物质罗丹明B。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局立案查明,该企业共生产不合格辣椒粉4974袋,实际销售1174袋,销售金额1174元;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依法查封其全部库存产品,没收不合格产品3800袋和违法所得1174元,罚款50000元,并责令其召回问题产品。
2. 承德市某公司生产销售不合格马铃薯精粉案。承德市某公司生产的马铃薯精粉在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抽检中被查出大肠杆菌菌群项目不合格。经承德市食药监局立案调查,该企业共生产马铃薯精粉500公斤,并以2400元的低价全部销售给某工业单位。虽然该企业出具了对方用作粘合剂的证明,但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仍属违法行为。为此,承德食药监局依法没收了该企业违法所得2400元,并处罚款10000元。
3.唐山市某药房销售含有非法添加药物的保健食品案。唐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对唐山市某药房进行现场检查时,对柜台内发现的尼达忠瓦胶囊(批号20141031)和康恩平糖(批号20141118)两种保健食品不能提供购进票据、厂家资质、产品检验报告,遂对此两种产品查封扣押并进行抽检。经检验,查出该两种保健食品含有格列本脲、盐酸苯乙双胍等非法添加的物质,当事人销售含有非法添加物质的保健食品已涉嫌犯罪,此案已移送唐山市公安局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河北省某自然生态风景区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从事餐饮服务活动案。2015年1月14日,井陉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依法对河北省某自然生态风景区开发有限公司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该单位未经许可从事餐饮服务活动,依法对该单位处以罚款2000元,并责令其停业整顿,依法办理相关证照。
5.沧州某村未经备案生产肉制品案。2015年1月,省局投诉举报中心接到举报线索,称沧州某村存在违法加工销售病死猪肉问题。省局稽查局立即通知沧州市政府食安办组织调查处理。经查,该村共发现2家违法违规生产加工肉及肉制品作坊。执法人员对不能提供其使用的原料肉来源、检疫证明、进销票据及台账的一家作坊,依法采取查封生产场所,捣毁生产车间墙体,拆除压缩机及相关生产设备等方式,使其丧失生产能力;对另一家作坊违法生产的约70公斤真空包装的熟肉制品进行了扣押、封存,同时采取拆除生产设备设施,使其丧失生产能力,并对其冷库内过期肉监督销毁。执法部门对以上2家作坊未经备案生产肉制品依法从重进行处罚。经调查和检验,该产品未发现使用病死猪肉原料。
(二)药品、医疗器械方面案例
1.北京某集团石家庄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劣药案。省局稽查局根据举报线索,对北京某集团石家庄制药有限公司进行立案调查。经查,该公司生产的标示批号分别为20130901、20130902的黄连上清丸(大蜜丸),经检验,“酒大黄”含量测定项不符合规定。2015年3月,省局对该公司作出如下行政处罚:责令该公司立即改正违反GMP的行为,依法没收并监督其销毁标示批号分别为20130901、20130902的黄连上清丸劣药,并处罚款22万元。
2.捣毁邢台无证生产销售义齿窝点案。根据群众举报,省局稽查局执法人员经过前期调查,在省公安厅食药安保总队和邢台市食药监局稽查局配合下,于2015年1月13日联合捣毁一无证生产销售义齿窝点,涉案货值45万余元。该窝点无《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等资质,属于无证生产销售义齿。据此,执法人员对该窝点依法进行了查封,并拆除了生产设备,扣押了违法产品、半成品、原材料、义齿订单和销售台账。目前,此案已移交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调查。
3.唐山李某涉嫌销售假药案。唐山玉田县局根据群众举报与县公安局食品药品安全保卫大队对玉田县李某家进行检查,在其家中发现其通过电话联系、邮局寄款、邮局接货的方式,购销 “复方特效关节灵胶囊” 2个批次7瓶。该药品经协查被认定为假药。经查,李某在无《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也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执业医师资格证》等相关手续的情况下,共邮寄销售假药3批次300瓶,且大部分已经售出,该行为已涉嫌违法犯罪。目前,该案已移交公安机关依法追其究刑事责任。
4.唐山彭某涉嫌使用假药案。接群众举报,唐山食药监管局与市公安局食品药品安全保卫支队对唐山市某诊所进行检查,发现23瓶无药品购进票据,无进口药品通关单位,无中文标示,未标示注册证号的药品。该诊所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彭某本人也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彭某违法使用假药的行为已涉嫌犯罪,目前已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5.秦皇岛市昌黎县李氏家族生产销售假药案。历时近1年6个月的努力,秦皇岛市昌黎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秦皇岛市公安局食品药品支队,成功破获一起生产销售假冒药品的重大案件。查获李氏家族非法生产的“颈肩腰腿痛”“风湿骨痛宁”“喘除根” 等系列假药1296瓶,捣毁三个制假窝点以及涉及河北、安徽两地的数十家销售网点,涉案金额近三十万元。目前,公安机关已刑事拘留4人,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